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杨树叶生物质炭对风沙土中氮形态分布的影响(二) 延长作物生长期和采收期!

杨树叶生物质炭对风沙土中氮形态分布的影响(二) 延长作物生长期和采收期

时间:2025-05-11 20:33:42 来源:灵犀网驿 作者:知识 阅读:316次

2.3 杨树叶生物质炭对土壤硝态氮的杨树叶生影响影响

杨树叶生物质炭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硝态氮可加快作物生长,延长作物生长期和采收期。物质图4为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不同生长期土壤硝态氮质量比的炭对土中态分变化。由图4可见:CCK和PCK处理土壤中硝态氮的风沙质量比均呈下降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在两种施肥模式下,氮形CC1,杨树叶生影响CC2,物质PC1,炭对土中态分PC2,风沙PC3处理土壤中硝态氮的氮形质量比在玉米生长周期内均呈上升趋势;CC3处理土壤中硝态氮的质量比变化不显著,但仍高于其他处理方式土壤中硝态氮的杨树叶生影响质量比,这可能是物质杨树叶生物质炭增加了土壤的碳氮比所致,或与杨树叶生物质炭提高了土壤的炭对土中态分pH值有关。植株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硝态氮的风沙吸收能力不同,幼苗期较弱,氮形在土壤硝化作用下,硝态氮迅速富集;随着作物进入生长旺盛期,植物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硝态氮的质量比增长减缓,并出现下降趋势;在成熟期,植物的吸收能力减弱,硝态氮的质量比略有增加。

2.4 杨树叶生物质炭对土壤速效氮的影响

土壤中速效氮的质量比可反映近期内土壤氮素的供应情形。图5为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不同生长期土壤速效氮质量比的变化。由图5可见,CCK处理土壤中速效氮的质量比呈下降趋势,PCK处理土壤中速效氮的质量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玉米生长期内,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中速效氮的质量比变化均不明显,其中PC1处理土壤中速效氮的质量比高于其他处理方式。

2.5 杨树叶生物质炭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全氮质量比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是土壤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图6为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不同生长期土壤全氮质量比的变化。由图6可见:CCK和PCK处理土壤中全氮的质量比均呈下降趋势;在玉米生长期内,CC1,CC2,CC3,PC1,PC2,PC3处理土壤中全氮的质量比变化不明显,全氮质量比整体上随玉米生长时间的延长呈略上升趋势。在玉米生长期内添加杨树叶生物质炭均远高于不添加杨树叶生物质炭处理土壤中全氮的质量比。主要因为土壤中添加杨树叶生物质炭后,改善了土壤孔隙及其通气状况,同时抑制了氮氧化物的排放和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从而使土壤中全氮的储量增加。

3 结论

1)在玉米生长周期内,传统施肥及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土壤铵态氮的质量比均为w(生物质炭)=2.0%>w(生物质炭)=1.0%>w(生物质炭)=0.5%>不加生物质炭。在两种施肥模式下,添加杨树叶生物质炭对土壤铵态氮质量比增加的差异不明显。

2)传统施肥方式添加w(生物质炭)=2.0%的土壤中铵态氮质量比最高,平均值达到了36.43mg/kg,为传统施肥方式不添加杨树叶生物质炭处理平均值的154.4%;传统施肥方式添加2.0%杨树叶生物质炭的土壤中硝态氮质量比变化趋势不显著,但仍高于其他处理方式下土壤中硝态氮的质量比,可能是杨树叶生物质炭增加了土壤的碳氮比所致;传统施肥方式添加0.5%生物质炭的土壤中速效氮质量比最高,原因是土壤中速效氮及易水解的有机态氮(氨基酸、酰胺和易水解蛋白质)反映的是土壤近期的氮素供应情形。

3)土壤中添加杨树叶生物质炭后,改善了土壤孔隙及其通气状况,同时抑制了氮氧化物的排放和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从而使土壤中全氮储量增加。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吉林大学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杨树叶铵态氮硝态氮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收评:沪指窄幅震荡微涨 两市成交额仅6000亿
  • 英雄联盟S11赛季装备调整全解析辅助装备革新与眼石回归引领战术变革
  • 吉林省中华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耕人参产业40年 以非遗技艺擦亮“中华参”金字招牌
  • 洛阳钼业一季度净利大涨90%,高层人事大换血引关注
  • 全县经济运行分析会召开 宿松新闻网
  • “高铁医生”:确保轮组误差小于0.1毫米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蒋超良接受审查调查
  • 进入花粉高峰期 春季花粉过敏怎么办?
推荐内容
  • 冲刺赛车物语2车手技能搭配攻略最强车手技能选择与培养指南
  •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4:北京超越上海重返榜首,中西部城市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快讯
  • 春节假期前三天浙江接待游客1717万人次,同比增10.7%
  • 局部或现10级以上雷暴大风和冰雹 安徽发布强对流预警
  • 团宿松县委开展“朝夕共腊八•赤诚爱老心” 志愿服务活动 宿松新闻网
  • 小小军团2成吉思汗实战强度深度解析与最强阵容搭配攻略推荐